崩坏星穹铁道游戏画面-崩坏星穹铁道实机演示战斗画面

tamoadmin 游戏战斗 2024-08-28 0

    崩坏:星穹铁道》并不是《崩坏4》。

    小伙伴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许多老玩家戏称这款游戏就是所谓的《崩坏4》,毕竟这款游戏的开头就将会是《崩坏3》的游戏结局,游戏故事是有连贯性的。

    但是这两款游戏最大的区别就是游戏玩法是不同的,毕竟《崩坏:星穹铁道》是回合制游戏,这就与《崩坏3》的角色扮演游戏就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这个游戏的战斗系统更加丰富,为了增加游戏乐趣还加入了大量的解密元素,核心玩法与《崩坏3》完全不一样。

    崩坏星穹铁道游戏画面-崩坏星穹铁道实机演示战斗画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值得一提的就是这款游戏虽然是回合制战斗游戏,但是却在探索地图的过程中用的是3D的表现形式,这就意味着小伙伴们可以使用自己心仪的角色自由探索而不被限制,让这款游戏有了独特的魅力。

    《崩坏:星穹铁道》的游戏评测

    《崩坏:星穹铁道》的综合质量非常不错,画面演出优秀,而玩法比较传统。虽然也有运营比较抠,无法跳过剧情,AI过于傻缺,没有扫荡等小问题,但总体而言还是非常不错的。

    《崩坏:星穹铁道》是一款箱庭式探索搭配回合制战斗的游戏。箱庭式地图有探索的歧路,但地图总体规模有限、角色突破和天赋升级所需的材料也可以直接通过体力获取,探索和养成的复杂度降低了很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箱庭式探索也降低了探索的自由度。关于剧情和动画演出方面,米哈游还是维持了一贯的水准,二次元人物设计炉火纯青、浑然天成,没有尬的感觉。

    赞同另一位答主所说的:剧情细节出色,但前期主线剧情平平甚至有一些硬伤,不过未来应该还算可期

    但也应该注意到,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剧情本身的不合理性,所以风评比原好很正常。

    字词句段篇章,星铁的遣词造句和总梗显然是比原神更精密的,但是到了段篇章这里,表达能力就降低了很多。

    我们举几个例子:风评相对较差的散兵间章、眼狩令、雪山和可可利亚大守护者的剧情的简单对比。

    散兵间章的诟病在于“轻松开挂”,但是很少有人不理解散兵要改树的动机,而眼狩令虽然源于雷神错误的认知,但是这种认知也是合乎逻辑的,换言之就是“大家都知道雷神为什么会这么做”,到了可可利亚这里我和几个玩的朋友都不太理解为啥投靠星核。

    可可利亚这边我是在知乎看到一篇长篇大论的讲述了整个故事才理顺可可利亚转变的基本逻辑:女儿死了、铁卫兵变、上下层矛盾、地髓即将枯竭、矿区城区变裂界——相比之下,眼狩令只讲了一个动机“追求永恒”,散兵只有一个动机“连带着自己和错误一起消除”,可可利亚这边是动机和理由千千万,但在剧情里没有把任何一个讲透。

    例如女儿死了,我的印象仅仅是星核讲了两三句关于女儿的话,但当时我还以为理解错了——布洛妮娅不是女儿吗?因此没有get到剧情的point。

    例如铁卫兵变,这个源于推箱子那个小支线,但是即使做完支线也没直接弄明白发生了啥,只知道那一个大守护者被害了,咋回事还是看知乎才知道。

    上下层矛盾这个讲的挺多,但这个矛盾本身是“尽在掌控中”,下层再怎么乱本身也威胁不到上层,毕竟石油换食品双方都是刚需。实际剧情也不是为了干掉地火或者压制下层区才投靠星核的。

    地髓即将枯竭这个,剧情中也提到过,也许是哪个npc、也许是主线中路人、地火大叔提到过,但同样主要冲突塑造在“新矿区的争夺”。

    矿区变裂界这个,剧情中塑造的也不是特别明确;上层城区变裂界这个也是无感。如果怪物杀入和平区几次,感受会直接许多。

    我们再对比原神中令我困惑的雪山——因为我是野炊玩家,野炊的雪山本身没有这么深厚的故事背景,这让我先入为主的认为雪山只是一张自带debuff的地图。但是听到了十分悲伤清冷的BGM,我觉得很错愕。

    雪山我也是经过别人讲解、甚至知乎的解释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和可可利亚的区别是,每当我找到一个碎片,雪山都是“更理解这个故事”,但可可利亚这边则是“更多的困惑”。这是由于雪山的每一个碎片的逻辑本身很清晰,链条很明确,行为和人物性格相匹配,但可可利亚每一个证据都“不够强”、“充满矛盾”同时她又是一个偏执决绝的人…

    原神会出现“认为散兵是沙币”的情况,也会出现“觉得雷神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的情况,但是剧情本身的逻辑清晰。反观星铁,在这一层面充斥着各种混乱。

    在遣词造句上,星铁很不错;在片段本身的表达也没问题;片段连接成小节,一个小任务的流程,也很不错;等到一个大主线例如可可利亚(对应原神眼狩令),逻辑就开始崩坏了;而在更大的尺度上星铁规避了冲突毕竟一球一世界,原神反而充斥着世界树这种bug。

    从体验上来说,星铁在大主线上发生崩坏,对许多人的实际体验影响不是特别大,人脑记忆容量是相当有限的,大部分人也不会去深究,群里或者网上隐约给一句“地髓快用完了”这样的解释,很多人就已经可以接受这种程度的合理性了。

    但我还是很喜欢原神那句话:风带来故事,时间使其发芽。故事的好坏,身体会给出答案——在星铁第一波的惊艳(画面演出堪称二次元第一)之后,发芽的会是故事本身而非画面。

    而原神的画面时至如今,鸣潮的面数都大大超过了原神(但鸣潮的要素堆砌做的明显不如原),星铁则是在画面的各方面都能沙暴原神(除了大世界那种一望无际),所以原神如果能在玩家心里留下点什么,那其实就是故事的芽。

    星铁的剧情如此,也许有一些原因是尚在探索——毕竟如此重度投入演出的手游这算是第一个,其表达方式本身需要探索,也极大的占用主创团队的精力。

    那么在叙事手法和团队磨合做好之后,未来的剧情也很难猜测,毕竟每一个球之间可以毫无关系。

    个人还是希望星铁能完成这个突破,这样就能成为另一座高峰。